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高温、潮湿的环境为多种疾病和健康风险提供了温床。为确保广大居民平安健康度过炎炎夏日,商水县疾控中心特此发布夏季健康防护温馨提示:
01严防高温中暑,清凉一夏
科学避暑:尽量避免在每日10点至16点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措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并涂抹SPF30+的防晒霜。
及时补水:主动、足量、多次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1700毫升,高温或出汗多时需增加。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有助于补充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关注重点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以及户外作业人员是中暑高危人群,需格外加强防护。独居老人需邻里多关心照看。
识别与急救:一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大量出汗、心慌、体温升高等中暑先兆,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用湿毛巾冷敷降温,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若症状严重(如体温超过40℃、意识模糊、抽搐等),务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02警惕肠道传染病,把好“入口关”
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繁殖,是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食品安全记心间:
生熟分开:食材处理、存放、砧板刀具使用均需生熟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烧熟煮透:食物(尤其是海鲜、禽肉、蛋类)要彻底加热煮熟后再食用。
新鲜卫生:选择新鲜食材,不吃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或来源不明的食物。凉拌菜尽量现做现吃。
清洁到位: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务必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彻底洗手。厨房用具、餐具定期清洗消毒。
饮水卫生不可少: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水源清洗直接入口的瓜果。
03防范虫媒传染病,拒做“献血者”
蚊、蝇、蜱虫等在夏季活动频繁,是传播登革热、乙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媒介。
防蚊灭蚊是关键:
清理孳生地:翻盆倒罐,清除房前屋后、阳台天台各类闲置容器积水。定期清理花盆托盘、水生植物容器积水。疏通沟渠,保持排水畅通。
物理防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和黄昏)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暴露皮肤涂抹有效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
化学防治:必要时可使用蚊香、电蚊拍、气雾罐等灭蚊,注意安全使用。
防蜱叮咬:在草丛、树林等野外环境活动时,穿长袖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腿,尽量走在道路中间。回家后及时检查全身(特别是腋窝、腹股沟、头皮等部位)有无蜱虫附着。如发现蜱虫叮咬,勿强行拔除,应尽快就医处理。
04合理使用空调,预防空调病
温度适宜: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8-10℃)。避免冷风直吹身体。
定期清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保持空调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
定时通风:空调房内应每隔2-3小时开窗通风换气一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注意保湿:空调房内空气干燥,可适当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一盆水,及时补充身体水分。
05谨防溺水事故,安全戏水
选择安全场所:游泳、戏水务必选择管理规范、配备救生员的正规游泳场所。切勿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湖、海、水库、池塘等危险水域下水。
监护不可缺:家长或监护人要时刻有效看护儿童,绝不能让其单独在水边玩耍或游泳。视线不离开孩子。
掌握自救知识:学习基本的游泳技能和水中自救知识。不盲目下水施救,遇他人溺水应大声呼救并拨打110/120,利用竹竿、救生圈等工具进行智慧救援。
健康小贴士:
①: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增强自身抵抗力。
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健康是福,预防为主。让我们共同提高健康意识,掌握科学防护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防范夏季常见健康风险,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