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 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为普及肝炎防控知识 提升公众健康水平 及主动检测能力 努力消除肝炎的危害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肝炎!
肝脏作为成年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担负着多种重要的功能,也面临着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潜在损伤肝脏的威胁。只有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科学规范治疗,才能降低肝炎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反应,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酒精、药物或毒素损伤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肝炎的危害
急性肝炎: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
慢性肝炎:可能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目前肝炎病毒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乙、丙、丁、戊五型。其中甲、乙、戊型肝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疫苗可预防。
接种疫苗,筑牢防线
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新生儿需按“0-1-6个月”流程接种,未接种过的成人(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经常输血者等高危人群)也建议补种。
甲肝、戊肝:可接种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尤其适合经常外出就餐、集体生活或前往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乙肝、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不共用针具(如吸毒);进行有创操作(纹身、拔牙等)选择正规机构;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甲肝、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被污染的食物、水)。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生熟食物分开处理,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海鲜、肉类。
非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01酒精性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是主要诱因,预防核心是限制饮酒,最好做到不饮酒。
02非酒精性脂肪肝
与肥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相关。通过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少高油高糖)、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