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今年的主题是
“健康睡眠,优先之选”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
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收入越高睡眠越少
数据显示
熬夜是年轻人最大的“睡眠杀手”
主动熬夜型——
玩手机、追剧、打游戏、
聚会、饮酒等
被动熬夜型——
精神压力、情绪焦虑、不合理用药、
环境嘈杂、开灯睡觉等
熬夜的危害
从内分泌角度看
23点以后睡觉就算熬夜
长期熬夜会导致
白天困倦、易疲乏
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表现为焦躁、紧张、焦虑
引发生物钟紊乱
睡眠质量差或失眠
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身体代谢紊乱
增加代谢性疾病、
精神疾病、癌症等的发病风险
如何改善睡眠
1、睡时不宜高枕
在仰卧睡觉时,枕头的压缩高度应在5厘米-8厘米。在侧卧睡眠时,根据每个人的肩膀宽度不同,女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7厘米-12厘米,男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11厘米-14厘米。
2、把握好自身的睡眠时间和规律
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美国睡眠医学会 (AASM) 和睡眠研究协会推荐,成人常规每晚睡眠7小时或更长时间来促进最佳健康状态,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睡眠时间是否充足,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醒来后的清醒度正常,也就是感觉精力充沛,一整天都能轻松保持清醒。如果你白天活蹦乱跳的,头脑也很清楚,那说明你已经睡了足够多的时间。
3、养成良好的睡眠姿势
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恶梦而惊醒。
4、避免茶、咖啡和酒
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
5、睡前不宜剧烈运动
睡前剧烈活动,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睡前一小时最好就不做运动了
6、睡前忌过饱
因为晚饭后不久就睡眠,机体大部分组织器官开始进入代谢缓慢的“休整”状态,而胃肠道却被迫处在“紧张工作”中,造成机体部分状态不平衡。临睡前如果感到饥饿,也可以吃少量的食物来帮助睡眠。
7、睡眠环境
睡觉前一到两小时把卧室的灯光调暗,声音调低,睡前和电子产品保持距离,或者准备眼罩和耳塞,营造最好的睡眠环境。另外,如果半夜醒来,也尽量不要看钟表和手机。
当您(或通过他人观察)具有以下特殊症状时,我们提醒您尽早到医院就医:
1、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或呼吸浅慢。
2、睡眠中反复愁醒、睡眠不宁、诱发癫痫,睡眠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
3、睡醒后血压升高、头痛。
4、夜间睡眠心绞痛、心律紊乱、夜尿增多、甚至遗尿。
5、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和学习能力降低。
6、白天似睡非睡、情绪抑郁,儿童打鼾、睡眠不安宁、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7、成人性欲衰退、阳痿,老人老年痴呆。
舒适的睡眠监测环境
周口人合医院睡眠监测中心